最近上了部叫做《 芭比 》的电影,另一部诺兰的电影《 奥本海默 》海外也上映了,话题度都贼高,世超的朋友圈已经被刷爆了。
不过众所周知,《 芭比 》是部喜剧奇幻片,而《 奥本海默 》讲的则是制造原子弹的真实故事,突出一个严肃。
(资料图片)
这两部电影本来一搞笑一严肃,风格八竿子打不着,受众群体也各不相同,但可能因为都是名导出品,再加上档期撞车,在外网居然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。。。
不知道网友是不是磕 CP 上瘾,硬是把这两部极具反差的电影俩合二为一,强行造出了一个新梗。仿佛那一夜,芭比和奥本海默都喝多了。
所以,芭本海默( Barbenheimer )诞生了。
自从这词一出生,它就像是绝绝子、 YYDS 一样,瞬间摧毁了美利坚网民的语言系统,现在已经成了美国最流行的梗了。
有直接搞剪辑的,很多网友把两部影片的预告片混剪到一起,几十万播放量的视频比比皆是:
女神艾薇儿没逃过网友的魔爪,两张不同风格专辑的封面,仿佛天生就是用来指代《 芭比 》和《 奥本海默 》。
还有更离谱的,用了地狱笑话常见的老朋友美乐宗举例。
芭比的首映式是 7 月 12 日,奥本海默的首映式是 7 月 13 日。于是有人列出了 1963 年 11 月 22 日遇刺的肯尼迪,与 1963 年 11 月 23 日播出的《神秘博士》第一部连续剧《 An Unearthly Child 》。
电视剧名字有种影射肯尼迪的感觉。。。我功德 -1
这种热情也延伸到了线下。
为了能拍出合格的视频,想象力简直爆表,我甚至怀疑有人专门为了拍视频制作了一套服装,这大概就是 “ 为一碟醋包一顿饺子 ” 吧。。。
甚至老奶奶也不甘寂寞,结合五毛 P 图抠出了芭米的金色马尾和奥本海默的眼镜元素,搞低配 cosplay 。
这种狂热的二创潮,在网络上来势汹汹。
反正你就记住,现在黑色 = 奥本海默,粉色 = 芭比,任何跟这俩颜色有联系的都能被玩成梗。
随着梗的发酵,芭本海默开始越发火爆,顺理成章,有老哥直接创建了巴本海默的维基主页。
在芭本海默的页面里,详细地介绍了芭本海默的形成与发展过程。
从两部电影的差异、电影借助梗的营销、媒体对梗的评价,到梗影响下电影的票房、影视圈反应、媒体对芭本海默事件的整体复盘,全部都囊括其中。
里面顺带着还有很多吃瓜群众不太了解的内幕,例如两部电影在此前的关系,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和平,他们不单单是竞争对手,还是报复工具。
上面写到,诺兰曾和华纳有着 10 多年的发行合作关系,但是前几年,华纳的母公司突然宣布要在流媒体平台 HBO Max 上映 2021 年的所有电影。
old school 的诺兰直接在线开喷:某些电影制片人和大明星入睡前,还以为自己为最伟大的制片厂工作,醒来却发现自己给最糟糕的流媒体打工。
紧接着诺兰还补了一句:华纳兄弟甚至不明白他们正在失去什么,这个决定(指电影上流媒体)毛意义没有。
双方撕破脸后,诺兰以及它的奥本海默转投环球影业,并宣布 2023 年 7 月 21 日上映。
而华纳也没咽下这口气,在 2022 年 4 月宣布电影芭比也在 2023 年 7 月 21 日上映,直接狙击奥本海默。
有意思的事,随着芭本海默的梗逐渐爆火,这两个本来要抢票房、打擂台的对手,一看这情况,瞬间从零和博弈变成了 peace and love 。
从明星到电影公司,都开始了互吹彩虹屁模式。《 奥本海默 》演员席尼‧墨菲表示 100% 会去看《 芭比 》,《 芭比 》演员玛格‧罗比也认为两部电影连看很完美。
甚至已经有媒体整理出一天看完《 芭比 》和《 奥本海默 》的四种观影方式,认真程度不亚于会 “ 茴 ” 字四种写法的孔乙己。
电影官方也趁着这波热潮,跑到各个有芭本海默的地方留言,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。
芭本海默现象,也成了一个粉丝与官方共同孕育的大型 meme 。观众们玩的开心,院线和出品方赚的开心,你好我好大家好。
是芭比还是奥本海默?一场水火不容的战争,最终却以一个响彻全网的梗,还有片方的渔翁得利告终。
互联网就是这样,人们总会愿意为一点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较劲,图一个快意恩仇,但你永远无法知道这场战斗会留下怎样的痕迹。
直到现在,当你在互联网上提问柯南的 CP 是毛利兰还是灰原哀、犬夜叉的官配是桔梗还是戈薇、《 白色相簿 2 》里冬马和雪菜谁该被人民群众谴责时,依旧会有一大批人站出来,吵得不可开交。
还有当年 @ 法正就是我和 @ 神魔协奏因为游戏上的分歧,在秦时明月手游贴吧里互喷了一年。一个人说 “ 狗再叫 ” ,另一个人说 “ 狗别怂 ” 。哪怕大年三十,两个人也依旧在喷。
上网的时候,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,也是一头倔驴。
我们作为旁观者,胸中千言万语,也只能汇成一句话:
网络,很奇妙吧。